钟南山最新研判
钟南山最新研判:近期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变化不大,但疫苗逃逸作用有所增强 ,建议尽快接种二代疫苗 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了重要演讲。针对当前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 、流行趋势以及防控措施,他给出了最新的研判和建议 。
中国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群体免疫 ,前提是80%以上的人口接种疫苗。这是钟南山院士在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大健康产业论坛暨第三届“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大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时给出的最新研判。钟南山院士表示,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总体保护率接近60%,重症保护率为100% 。
钟南山的“共和国勋章 ”是在2020年9月8日颁发的。2020年9月8日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此次大会旨在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钟南山院士因在疫情防控中的卓越领导和科学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到达武汉后,钟南山院士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先后前往武汉会议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疾控中心等地 ,了解疫情情况,并与其他专家一起开会讨论、研究对策。他的工作强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从早到晚 ,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直在研究病毒 、研判疫情发展,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张文宏解读新冠热点:奥密克戎毒性如何?要打第四针吗?
可能导致人们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增加:与此前其他“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相比 ,奥密克戎可能会增加人们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 新冠疫苗第四针言之过早 针对新冠疫苗是否需要打第四针的问题,张文宏表示,目前的研究显示 ,新冠疫苗在降低重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第三针疫苗可以使抗体水平升高几十倍 。
奥密克戎重症化下降,但毒性不可忽略 针对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张文宏表示其重症化趋势在下降,但毒性仍然不可忽略。他的团队对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病毒进行了大范围的比较研究,发现奥密克戎造成的发烧程度并不比德尔塔弱。
如果抗体滴度仍然很高,对抗病毒显效 ,则可以暂缓接种 。反之,则需要考虑进行第四针强化接种。第四针疫苗是否需要更新换代 病毒变异:疫苗是针对病毒而研发的,而病毒在不断突变。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BA.2型变异毒株与最初的新冠病毒已经存在显著差异 。
XBB病毒会导致二次感染?听听专家们怎么说,都需要注意什么。
其次 ,XBB.5具有更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它能更有效地与人体细胞结合,疫苗和群体免疫可能对它产生的保护作用较弱,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 ,即使接种疫苗和感染过其他变体,也可能对XBB.5缺乏有效保护。最后,专家普遍认为二次感染XBB.5通常症状较轻。
“二次感染是指一个人被新冠病毒感染后 ,已经彻底康复,然后再次被新冠病毒感染 。 ”刘洪艳说,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 ,并且核酸的CT值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如果康复后超过一个月,核酸又呈阳性 ,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但一般来说,年轻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半年内,不太可能二次感染 。尤其在感染后的3~6个月 ,体内抗体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对于小幅度的病毒变异都有交叉保护作用。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 ,即使接触到新冠病毒,体内的抗体也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再次感染。
发言人强调,新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 ,美国人应尽快接种 。世卫组织周三也将XBB.5认定为奥密克戎变种中“传播力最强后代”,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力,可能导致全球病例大量增加。
新变异毒株传染性或增强500%,专家对此是如何解读的?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可能会增强500%。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非常强,因为奥密克戎存在32个基因突变的位置,这也直接导致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可能会增强500%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奥密克戎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人体 ,同时也非常容易适应人体,这会导致人们会更加容易感染奥密克戎。
新变异株传染性持续增强挑战着疫情防控根据2021年的全球疫情防控统计,新冠病毒随着全球疫苗抗疫 ,也进化出了很多新的变种疫苗。而在2021年5月之后开始,新发现的德尔塔毒株取代了阿尔法毒株,成为最强的变种病毒 。
专家表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可能会比德尔塔强30%以上 ,最高可能达到100%。奥密克戎是最新的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和传统的新冠疫情的边缘突出相比,奥密克戎的变异的地方已经达到了32个区域。
本文来自作者[纪陪]投稿,不代表北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fsft.com/beifeng/553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北风号的签约作者“纪陪”
本文概览:钟南山最新研判 钟南山最新研判:近期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变化不大,但疫苗逃逸作用有所增强,建议尽快接种二代疫苗 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合作大会上,共和国勋章...
文章不错《专家解读新冠变异毒株风险(新型冠状变异毒株)》内容很有帮助